找到相关内容1189篇,用时36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法相唯识学的三性说及其中道思想研究

    [9]印顺在《摄大乘论》中释为:“依他起相是什么?本论用三义来说明:它的因缘,是‘阿赖耶识为种子’。它的自性,是‘虚妄分别所摄’,就是它以乱识为自体的。它的别相,是由赖耶功能所现起以虚妄为自性的‘...。  [9] 《摄大乘论本》卷二,大正藏31/138。  [10] 印顺《摄大乘论》,第三章第一节。  [11] 《摄大乘论本》卷二,大正藏31/140。  [12] 《摄大乘论本》卷二,大正藏...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9222273506.html
  • 太虚大师唯识学思想探索

    的《太虚大师全书》收录,自十四至十八册,共计有专著十八种,论文三十一篇。其中,有关法相唯识学属于论点诠释的著作有:《解深密经如来成所作事品录》、《深密纲要》、《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要》、《瑜伽真实义品要》、《瑜伽师地论菩萨地真实义品亲闻》、《辨法法性论》、《辨中边论颂释》、《摄大乘论初分讲义》、《新的唯识论》、《唯识三十论录》、《唯识三十论要》、《唯识三十论题前谈话》、《唯识...

    金易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9224473545.html
  • 天台化法四教“三藏教”之研究──以《教观纲宗》为架构(1)

    小乘经典,小乘中较具代表性的有:说一切有部的《阿毗达磨发智论》、《大毗婆沙论》以及俱舍宗的《俱舍论》;大乘则以唯识宗的《成唯识论》为主,虽大小乘皆说四缘,但说法互异。《中观论颂》云:“四缘,《...  由上可知智者大师的著作中实已包含了“五时”与“八教”的内容。“五时八教”这个结合名相,最初出现在荆溪湛然的《法华文句》、《法华玄义释签》和《止观辅行传弘决》。如《法华文句》云:“种种之言,亦不...

    正持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9015874441.html
  • 天台化法四教“三藏教”之研究──以《教观纲宗》为架构(2)

    教观纲宗释义纪.录.科释合刊》乃是默庵的《释义纪》、谛闲的《录》、静修的《科释》三者的合刊。(台北:中华佛教文献编撰社,2003初版),页89。  [48]《成唯识论述》卷8,《大正藏》册43,...2,《大正藏》册38,页526中。   [60] 印顺著:《中观论颂》,(新竹:正闻出版社,民92),页48。  [61]《维摩经玄疏》卷2,《大正藏》册38,页526下。  [62]《教观纲宗》...

    正持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9015974442.html
  • 观世音菩萨——圣严法师

    ),煮云法师的《普陀山传奇异闻录》,另有印顺老法师在担任善导寺住持期间的两篇开示记录,也很有价值,现搜于印老的文集《顽石点头》一书之中。此外凡是有关(普门品)的诸家及注释,都录有许多观世音菩萨的...有教无类而证到阿罗汉果。可是,据我母亲说,我到了六岁才会讲话,到了九岁才开蒙读书,当我十三岁出家之际,仅仅是个初小四年级的小学生。可是,出家之后,师父给我听的第一个故事,便是向观世音菩萨求智慧得智慧的事例...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70676350.html
  • 从《净土三经》看极乐净土信仰中“伦理善”的位置

    注,《阿弥陀经译本集成》第5章14节〈少善根试析〉(台北:迦陵出版社,1995年),513页。   [22] 关于《大宝积经》的编译过程可参考印顺法师,《宝积经》(妙云集上编之二),页1。《中国...临命终时,佛都会来迎接他到极乐净土。这就是〈九品往生段〉要述明的。   七、结语   从《观无量寿经》来看,〈十三观段〉的是行者命终前的今身修习观行之法,〈九品往生段〉的是信者临命终时与往生后...

    温金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6070078395.html
  • 回归经典.重视善本──提倡《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

    71年7月出版。   [18] 依《开元释教录》卷第九,菩提流志新译的,凡二十六会。(T55.570c)   [19] 印顺法师,《宝积经》(妙云集上编之二),页1。   [20] 见《中国佛教...略》曾引梁.僧佑《出三藏记集》卷一对鸠摩罗什翻译的评价,指出僧佑把罗什的翻译称为“新译”,其前的翻译统名“旧译”。[17]换句话说,汉传佛教的译经史,罗什是一个划时代的人物。罗什百年前的竺法护,其所...

    温金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5593678963.html
  • 民国时期汉藏佛教界文化交流的历史进程

    。……法师译著颇多,有论文、论著、泽著、一百二十余部(篇)。根据西藏佛教的特点,法师显密兼通,几乎涉及到佛学的各个方面。汉文三藏阙译本,亦有法师茸翻弘通”。法尊法师在翻译的同时根据自己研究和领会...喜饶格西沟[]演西藏各宗宗义云。”1939年5月,喜饶嘉措大师在国民参政会上提出关于注意佛教文化、增进汉藏感情的提案。1941年,“以改进边稿教育,促进藏民文化,宣传三民主义,阐明抗建国策”为主旨,...

    王海燕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120980926.html
  • 朱子所理解的佛教思想──以心性意涵与修持工夫为讨论中心

    《大乘起信论》,《妙云集》,上编之七,台北市:正闻出版社,1992年2月修订一版。   法海集记,《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卷》,《大正藏》第四八册,...1991年2月再版。   印顺,《中国禅宗史》,台北市:正闻出版社,1992年10月八版。   吕征,《中国佛学源流略》,台北市:里仁书局,1985年1月初版。   (日)忽滑谷快天着、朱谦之译,...

    黄莹暖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7250482075.html
  • 谈心说识(四):生命的根源

    而这识为这些三性所知的诸法之所依止,所以得有此名的安立。   《摄大乘论》说:“佛法不外乎转迷启悟,转染成净的实践。转迷启悟与转染成净的关键,即是知。智、明、正见、正观、正觉、般若、... ⑥ 演培法师著《成唯识论》二,一一七——八页。   ⑦ 横山纮一著《唯识思想入门》一O六——一O九页。   [参考资料]   一、《一个心理学家的笔记》余慧德博士著。   二、《唯识史观...

    释依昱

    |唯识|谈心说识|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6/12480083354.html